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2019年第2期文章速览

论文 | 地球物理学

地幔对流拖曳力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运动格局的数值模拟研究

祝爱玉张东宁朱涛郭颖星

文章基于近期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震地质数据引入了地幔拖曳力强度因子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讨论了不同地幔对流模型对地壳形变和观测变形之间的一致性的影响探讨了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运动格局的影响。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P波速度结构及其对地壳变形研究的启示

王帅军刘保金田晓峰刘宝峰宋向辉邓晓果孙一男马策军杨宇东

文章利用两条“十字交叉”的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通过对沿两条剖面21个炮点的数据处理获得了该区的二维P波速度结构图像分析讨论了该区各个块体及其耦合部位的深、浅部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InSAR、波形资料和GPS联合反演2015年皮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王洵王卫民赵俊猛姚振兴

皮山地震是一次典型的褶皱地震文章构建铲状断层模型利用远场波形数据和地形变资料反演得到了皮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并采用InSAR时序分析方法获取了震后两年震源区的形变特征。

论文 | 环境科学

新疆罗布泊地区晚更新世末期人类活动新证据

李康康秦小光杨晓燕许冰张磊穆桂金魏东王春雪吴勇田小红林永崇李文刘嘉麒焦迎新

现今的罗布荒原曾孕育了以楼兰古国和小河古墓为代表的古代文明,然而更早的人类活动一直缺少确切的证据。文章通过对新发现的埋藏石制品及其剖面的研究,初步确认在大约一万三千年前该地区已存在人类活动。

论文 | 地理科学

建国以来中国山洪灾害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

刘业森杨振山黄耀欢刘昌军

文章揭示了建国以来我国近六万起山洪灾害事件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定量评价了近15年来降雨、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山洪灾害分布的影响提取了不同地区山洪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相应提出灾害风险防范建议。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中国草地数据可靠性评估

何凡能李士成杨帆李美娇

文章以基于历史文献的中国历史草地数据集为基准,评估HYDE等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的草地数据。全球数据集与本土数据集相比草地数量、变化趋势、空间格局均差异巨大。草地概念、土地利用范式和重建方法的不同是差异的主要原因。

青海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全新世地层序列与史前灾难研究

黄春长郭永强张玉柱周亚利赵辉郑紫星周强庞奖励王海燕炊郁达查小春胡贵明刘涛

围绕喇家遗址史前灾难成因问题学术争议不断。文章在建立土壤沉积物地层序列与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发现遗址西部毁于山洪泛滥泥砂沉积东部毁于山洪泥流扩散堆积。与之相伴发生两场多次大地震构成群发性灾难摧毁了齐家文化聚落。

论文 | 大气科学

根系水力再分配对陆地碳水循环的影响——以亚马孙流域为例

王媛媛贾炳浩谢正辉

水力再分配是在根系-土壤界面水势梯度驱动下水分经由根系在土壤不同部位之间的被动运输过程本研究将水力再分配方案应用于陆面模式CLM4.5, 并以亚马孙流域为例进行模拟试验探讨水力再分配对陆地碳水通量的影响。

大气温度反馈的机理及其对全球增暖的贡献

胡晓明蔡鸣杨崧, Sergio A. SEJAS

大气温度反馈是指大气和地表之间热辐射交换引起的地气温度耦合其强度的空间分布与气候态温度、水汽和云存在密切关系。大气温度反馈将各独立过程引起的地表能量收支异常信号放大全球变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登陆《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官方网站,免费下载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相关链接:

号外号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出版地层学专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2019年第1期文章速览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